4月16日,解放日报头版
转化“最后一公里”为何如此难攻克?首先是对成本和价值的评估认定缺乏统一标准;其次成果转化形式不够丰富;第三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十分匮乏
■本报记者 顾泳 黄杨子
前不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教授向医院捐了1亿元,用于推动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位麻醉医生缘何拿得出这笔巨款?原来,早在2020年,华西医院与相关药企签署了包括“超长效局麻药”和“新型骨骼肌松弛药物”这两项新药在内的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7.5亿元。按照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作为研发者之一的刘进教授获得了1亿元奖励资金。
在上海,也有这样令人振奋的“破亿”纪录: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与中合华浦(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成果转化协议,以1.2亿元独家转让整形外科李青峰教授团队的一项干细胞技术,在脂肪干细胞用于皮肤相关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技术可应用于皮肤再生、愈合、移植等领域,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和效益巨大。
从临床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归临床,医疗领域技术成果转化推动行业发展,造福病家。近年来,各大医疗机构纷纷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但数据也显示:我国每年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8%,低于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20%,更是远低于美国和日本接近70%的同领域比率。“躺”在大医院里的科研成果怎样完成转化,走通“最后一公里”?
上海兴起科研转化之风
我国技术成果转化起步较晚,至今方兴未艾。作为转化的重要领域,业内专家评价:我国医疗机构开展的“小发明、小创造”多,突破性、创新性大成果少。鼓励临床医务人员投入到科研成果转化,发现更有价值的“金点子”落地推广,成为近年来大医院主攻的重点方向。
上海科研转化之风已吹向医疗机构:2022年12月17日,由上海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上海市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操作细则(试行)》正式施行,其中明确提到: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盘点机制,唤醒“沉睡专利”。
近年来,上海医疗技术成果转化在全国名列前茅。市卫健委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医疗机构输出技术合同数3005项,合同金额7.8亿元,相比2017年合同数和金额增幅分别为1.9倍、4.9倍。2021年全市医疗机构成果转化数量增至311项,其中发明专利167项,专利转让金额超过千万的有19项,最高一项达2.19亿元。
转化最后一公里难攻克
医疗技术成果转化日渐受重视,但目前来看,转化率还远不够。一项针对上海12家三级医院的统计显示:2016年至2022年间的1599项授权专利,成果转化率仅4.3%,61.9%的成果转化金额小于100万元。这与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仍有明显差距。转化“最后一公里”为何如此难攻克?
首先,对成本和价值的评估认定缺乏统一标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直言:针对医务人员成果转化的奖励措施,其实有指导规定,有的是扣除成本后不低于70%,有的甚至高达80%至90%,但在成本认定与测算层面,始终没有统一说法。他认为,成本应该是法务、转移交易之间产生的成本,而不是所有消耗的成本(人力、资产等)。由于无法确定成本,奖励机制难以真正落地,医务人员积极性大打折扣。
其次,成果转化形式不够丰富。九院院长吴皓表示,目前公立医疗机构专利许可以一次性转让为主。成果转化有三种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入股投资。前两种方式操作简单,但并不适合高水平医学成果转化。作价入股投资作为“长效捆绑”更为合理,但我国至今没有医生允许持股的案例,医疗机构也无法设立专利转化公司,转化利益背后如何保证公益性缺少定论,阻碍了专利转化进程。
最后,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十分匮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张伟滨教授表示,我国大部分医院缺乏成果专业转化团队。高水平公立医院医生承担繁重的医疗、科研任务,缺乏额外时间和精力完成成果转化。 下转 4版(上接第1版)成果转化所涉及的流程复杂,其中包括专利申请,价值评估,寻找对接企业开展价格、合同、法律谈判等工作,需要专业人才团队早期介入,全程推进。
让更多成果走到产业端
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回报收益周期长的特点。据统计,创新医疗器械从技术创新到临床应用,投入1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产业周期为3至5年,创新药物的投入千万量级,产业周期一般10年以上。怎样让更多科研成果顺利走到产业端?
首先,重中之重是鼓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尽快厘清范围与红线,明确价值评估,探索作价入股投资。张伟滨认为,现在科技成果转化程序已放权给单位,但综合定价作为转化中的关键依据,还有很多模糊地带。前景不明的成果一旦后期实际市值高,又可能触发财务风险,导致不少科研人员不敢转让。清晰明确价值与成本,才能真正激发转化活力。以九院为例,2017年出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后明确相关细则,即成果转化收入的主要部分奖励都属于项目团队或个人所有,扣除医院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的投入资金后,约80%都给到团队。
其次,转化并非临床科研一家之事,行政等多部门应畅通渠道共同促进。朱同玉建议,目前只有临床科研极少数人对转化知识有所了解,转化需要专业岗位和行政岗位共同参与,人才短板亟待补齐。早在10年前,九院就成立了成果转化办公室,分别负责专利培育、专利分析、专利导航的知识产权工作者、专利代理人、技术经纪人等,也有精通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培训内容,且能协助企业进行专利申报、产品注册的法律专员。朱同玉提到,院内财政、审计、行政管理等部门也应开展系统性培训,帮助相关人员了解政策制度、厘清范围,让已有措施真正落地开花。
最后,搭建多方协同平台,才能形成转化“土壤”。吴皓建议,当某一项目启动临床试验阶段后,医院也可邀请药监局专家提前介入推进,有效缩短研发、临床试验、申请审批的周期,“让新生、‘沉睡’的项目尽早成为成熟、为患者所用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