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23271699转5818
工作时间:8:00-17:00
双休节假日除外
寻医问药 协同办公
深切缅怀中国“整复外科之父”张涤生院士
日期:2015-08-28 人气:

 

      中国整形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先行者、奠基人、开拓者之一,卓越的医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整复外科原主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原所长,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原主任委员张涤生教授,于2015年8月19日21时18分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100岁。
      张涤生院士1916年6月12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35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41年赴贵阳图云关,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从事战地创伤救治。1944年,奔赴印缅战区,加入中国远征军新一军38师,在第43流动手术队工作。1946年,因抗战有功,得以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整形外科。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在长春建立新中国首个战伤、烧伤和冻伤治疗中心;1958年参与抢救危重烧伤工人邱财康。1961年在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立整形外科;1964年将整形外科迁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名为“整复外科”。
 
    
      之后,张涤生院士一直秉持“既整形态,又复功能”的理念,悉心培养并领航几代整外人,开创了我国显微重建外科、颅面外科、淋巴水肿外科治疗等。他带领大家聚焦整复外科领域前沿问题,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围绕本学科多发病与疑难病,在国内乃至国际创立多项经典术式与治疗方法。如今他所创建的学科作为第一批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将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打造成为 “亚洲的骄傲”、“世界上少见的整形外科百科全书”,奠定了其在国际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领域颇具影响的学术地位。
      神在形外,大医精诚。张涤生院士是我国整复外科学奠基人、卓越的医学家。他强调“创新为首”,学术视野不囤于一家一学,在显微外科、颅面外科和淋巴医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创新和建树。在显微外科领域,他不仅是最早的开拓者之一,还是重要的推广者。1965年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中国首篇通过血管吻接、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的文章;20世纪70~8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首创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游离肠段移植修复食管缺损、大网膜游离移植加植皮修复头皮缺损、跖趾关节移植重建颞颌关节等手术;1978年参与主编中国首部显微外科专著《显微外科》;20世纪80年代,多次举办显微外科学术会议和学习班,大力推广显微外科技术。在颅面外科领域,他是当之无愧的开疆辟土者。1977年开展中国首例颅面外科手术;此后,收治大量颅面畸形病人,并与国际颅面外科学界密切交流;1989年成立中国首个颅面外科协作组; 1999年出版中国首部颅面外科专著《颅面外科学》。在淋巴医学领域,他于1964年首创现代烘绑疗法,治疗肢体象皮肿;20世纪80年代,开展动物实验,探索其治疗机制,并向国际同仁介绍该疗法;目前,烘绑疗法是国际淋巴学会认可的两项保守治疗手段之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涤生院士把人生暮年变成了医学壮年。1996年他为“心脏裸露”的湖北小姑娘吴青,成功实施胸骨裂创新修复手术;2001年他为面部严重烧伤的病人殷照华,巧妙地构思了重建“反向瞬目”功能的手术方案,最终“挽救视力,挽救人生”。
 
 
      励精图治,功垂千秋。张涤生院士是我国整复外科学开拓者、卓越的科学家。张涤生院士获得过40余项国家级、部级及上海市级科技成果奖,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光华工程科技奖” 第七届“工程奖”(2008年)、“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2011年)等奖项;还入选过“光荣与力量———2008《走近他们》年度十大人物”、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海科技创新杰出贡献人物”(2009年)和 “‘城市魂·英雄谱’上海市建国60周年60位杰出人物”(2009年)。张院士是美国整形外科学会通讯会员和荣誉会员、国际显微外科学会理事会员、国际颅面外科学会终身荣誉会员、亚太颅面外科学会创始会员和理事会员、国际淋巴学会终身会员、国际美容外科协会理事会荣誉主席;入选过美国整形与再造外科学会的“年度巡回讲学教授”(1988年);获得过美国整形与再造外科学会的“Maliniac讲学奖”(1982年)、波兰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奖章”(2008年)、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的“整形外科国际人道主义奖”(2012年)。
      以德树人,诲人不倦。张涤生院士是我国整复外科泰斗、卓越的教育家。他授人以业,服人以德,在整复外科界“桃李满天下”,培养了诸如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一大批如今成长为学科中流砥柱国家级优秀人才。他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强调:“能否选拔、培养、造就、引进人才,关系到学科的兴衰。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他特别重视培养国际视野,强调“对外交流、接轨世界”的重要性。他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首任主任,曾多次主持签订对外交流协议,促进了本学科及相关兄弟学科的发展。他把对外交流比作“滚雪球”,越滚影响越大,机会越多。他还总结过三条外事经验:“专业实力是‘重中之重’,外语能力是‘通天塔’,人格魅力是‘黏合剂’”。20世纪80~90年代,他频繁“走出去”,不断扩大学科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争取到许多国际友人的认可和帮助;也经常把知名专家“请进来”,讲学、手术示范和传授经验,惠及国内同仁;还把有潜力的后辈“送出去”,选派人员出国达百余人次。
 
 
      张涤生院士的离世,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是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医学院和附属九院的重大损失,更是中国整复外科学界和国际整形、再造外科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全体同仁不胜哀挽。我们既要深切缅怀张涤生院士的科学态度、精湛医术、崇高品德和人格风范,永远铭记他为我国整复外科学乃至我国医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更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先辈事业、弘扬先辈精神,推动中国整复外科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大医精诚情系患者医者楷模
学界泰斗神在形外宗师风范
      伟人已逝,伟业长存。我们向这位始终满怀生命热忱、心系我国医学事业、整复外科事业发展的张院士致敬,张院士一路走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提供/摄影 舒伟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