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阅读量:
2023年2月23日下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新大楼举办行业学术会,会议以“神经系统感染诊疗”为主题,我院王永前副院长致欢迎词,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柴文昭教授,宣武医院神外ICU主任王宁教授,天坛医院ICU主任石广志教授和创伤神经外科高国一教授。我院神经外科潘栋超老师也进行了病例汇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 王永前教授
王永前教授感言:这是自疫情放开后第一场线下线上结合的学术交流大会,大家能来到线下做面对面交流,医院非常欢迎,很高兴也很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的莅临。
北京协和医院柴文昭教授做《重症院感发生机制及基本治疗原则》学术讲课:如何理解重症感染:1、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具有高侵袭力,疫情防控的核心即阻断传播途径。2、非传染性疾病:正常状态下,非高侵袭力的病原体难以突破上述防线一旦发生必有相应病因:大量侵入、梗阻、结构异常等,追溯并治疗感染病因是感染控制的基础。3、粒缺伴发热:常常伴有粘膜损害,粘膜屏障的评估和保护至关重要。皮肤粘膜屏障的破坏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持续降低侵入压力可保护皮肤粘膜屏障。4、获得性免疫的缺陷:内源性感染几率增加,重症后期的病毒感染再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柴教授指出,感染的发生是病原体、环境、机体防御体系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重症感控的核心包括:1、针对感染的发生原因,去除病因。2、阻断侵入途径,封闭感染入路:包括所有无菌操作、消毒技术。3、降低菌负荷:开放或能够开放的感染灶充分的引流。
抗菌药物的选择可在感染、免疫、感控思维框架下顺势而为,抗菌药物只是抗感染的一部分,单纯依靠抗菌药物是不够的,治疗感染的同时,更要追溯发生感染的原因,需要高度关注临床发热表现,特别是不明原因的体温波动,从感控的角度时时评估引流的作用和效果。
柴教授介绍结束,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急诊科、神经外科主任傅继弟教授作为大会主席,讲到:“柴处长在协和本院多年的实践,内科要考虑的因素多、跨度宽,拓展了我们外科抗感染思路,现在您已经从哲学角度描述感控了,我们受益匪浅!”
天坛医院创伤神经外科高国一教授做《颅内感染处置》学术讲课:从预防感染上重点就是管理脑室引流,通过颅骨“单独”钻孔引流,明胶海绵填塞,加强感染管控,常规筛查检验,控制引流时间。尤其是“常规脑脊液筛查”检验是必须的,需通过规范的操作,保证脑脊液检测结果和对应诊疗的及时性,而不是延长筛查的时间。从治疗感染上高教授认为,脑脊液感染是颅腔内的脓毒症,各类屏障的存在,极大降低了局部给药的全身并发症,所以更推荐局部给药。治疗感染需发挥外科医生的技术优势:1、移除异物,改善局部无菌环境。2、充分扩创,清除感染灶分隔。3、及时引流,减少菌群数量及炎性产物脑室。4、多管齐下,脑室,腰池引流+储液囊。5、反复灌洗,提高局部药物浓度。6、持久作战,时机提前战线延长。
我院神经外科潘栋超老师以《颅内感染“分层引流”治疗理念》,通过丰富的开颅术后化脓性脑室炎患者诊治经验。总结出: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周期长,涉及多个解剖层次,死亡率高,通过采用“分层引流”理念及科学抗菌药物应用在临床上成功救治的众多案例,对以后化脓性脑室炎患者诊治更有信心,与各位专家同道分享。
对潘老师提出的理念和其他两个经典病例讨论,会场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和问答。
稍作休息后,天坛医院ICU主任石广志教授做《2017全国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性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根据2022年最新出炉的CHINET监测网数据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仍占高位,MRSA持续下降首次低于30%。石教授分析了各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前沿的抗菌药物临床入组科研项目,给在场专家和听众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撑。
会议最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急诊科、神经外科主任傅继弟教授和宣武医院神外ICU主任王宁教授总结致辞。两位主席认为本次会议内科,外科专家齐聚一堂、互相启发。既有“哲学性”深厚理论,又有“大数据”的CHINET和前沿项目支撑,还有“分层引流”多学科丰富实践案例研讨交流。这是抗感染内外结合的思维火花碰撞,在学术观念交锋与共识中进一步得到深化,对未来临床工作开展和持续优化大有裨益。
会后各位专家还共同参观北一西急诊神外与眼科病区,进行MDT“导师大查房”活动,专家们相信在西山八大处幽雅环境下,在急诊神外科室在傅主任的领导下,学科会持续发展繁荣,期待后续有更多更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