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资料
(一) 腹壁的结构和肥胖的分类
1. 腹部的位置
人的腹部,俗称“肚子”,位于躯干正面的下部,上界为剑突及肋弓,下界为耻骨联合、腹股沟和髂嵴。腹壁由浅入深分为6层: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肌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及腹膜壁层,与腹壁去脂塑形关系密切的主要是浅三层。
2. 皮下脂肪的生理和解剖
1) 皮下脂肪的生理
皮下脂肪组织,是以脂肪细胞为主的结缔组织,是机体营养和能量的储藏库,并且对外环境有绝缘作用。脂肪细胞来源于胚胎的间质细胞,正常情况下数量是恒定不变的,但大小是不断变化的。但过度肥胖的人脂肪细胞可产生增殖现象,脂肪细胞数目可以增加。
脂肪细胞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有报告称腹部脂肪细胞较多地参与体内代谢,该区域脂肪细胞释放更多的脂肪酸。脂肪酸的增加,可引起血脂中甘油三酯的升高,使得对糖代谢起关键作用的胰岛素活性降低。因此,腹部、腰部、胯部脂肪多的人易患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2) 皮下脂肪的解剖
人类皮下脂肪由两种类型的脂肪构成:浅层脂肪和深层脂肪,在两者之间由浅筋膜分开。浅层脂肪为代谢脂肪组织,容易合成、储存和分解。其被包裹在由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隔内,直径0.5-1cm。依个体差异或部位的不同浅层脂肪厚约1cm,肥胖者可增至几厘米。目前认为浅层脂肪的抽吸可以使皮肤更好的回缩,并可矫正橘皮样外观。深层脂肪组织为静止性脂肪组织,容易合成但不容易分解,仅存在于某些特定部位。局部脂肪沉积具有性别差异,女性常位于骨盆周围,如下腹部、腰部、臀部等处,男性则以上腹部多见。可见不论男女,腹部都是脂肪堆积的主要部位。
3. 肥胖的分类
1) 肥胖的判断标准
理想的体重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最常用的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高(cm)- 105或100(女性);超重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
2) 肥胖的种类
医学上将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病态性肥胖两大类。
① 单纯性肥胖
或称营养性肥胖。即无内分泌疾病等任何其他因素,身体健康状况好,唯体重增加,体型肥胖。然而遗传、激素和饮食规律性被认为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因素,肥胖的父母其子女50%是超重的。营养丰富、营养过剩、不爱运动的生活习惯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② 病态性肥胖
主要由内分泌性疾病引起的脂肪代谢异常,可导致肥胖症或称症状性肥胖,为神经内分泌性肥胖。现代医学证明,肥胖症可与多达20余种疾病相关,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肥胖需增加胰腺分泌胰岛素的量。通过运动饮食、脂肪抽吸、外科手术等治疗方式减少脂肪,对于病态性肥胖人群的生理和化学改变有重要意义。
(二) 腹部和体型的美学特点
1. 体型的美学特点
体型是指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格类型,是人体轮廓形态、姿势、姿态、左右差、弯曲度等要素的概括反映。骨骼、肌肉、脂肪是构成体型的三要素,由于个体发育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脂肪的多少,致使其外部轮廓存在差异。体型美基本条件是人体比例美。健美体型的特点是:头、躯干、四肢比例适度,且头颈胸连接适度,上、下身、胸围、腰围、臀围比例合适;肥胖体型的特点是:上(肩宽、胸围)、下(腰围、臀围)一样粗,躯干像个圆水桶,腰围很大。
2. 腹部的美学特点
美的腹部应有优美的对比曲线,腹围应比臀围小30 cm,腹部平坦或微微隆凸,皮肤无色素沉着,无静脉曲张,无脂肪堆集及松弛下垂,肚脐大小中等,腹部柔软而有弹性。
对于人体腹部,可根据侧身观的外形,是否肥胖和产生鼓突、下垂的松垮皮肉或皮肤萎缩有斑纹等,进行美学等级评定。
最佳:腹部平整,皮肤坚挺,无其他上述不良形态。
佳:腹部稍向外凸和轻微内凹,皮肤有弹性且坚挺。
次佳:腹部稍向外凸和内凹,皮肤弹性一般,不坚挺。
可:腹部内凹或外凸比较明显,皮肤稍软。
差:腹部比较鼓突和凹陷明显,皮肤松弛。女性有妊娠纹。
差:腹部鼓突明显,皮肤严重松弛下垂。女性有妊娠纹。
(三) 腹部塑形简介
腹部脂肪堆积显著影响人的体型美并可能导致多种疾病,腹部塑形就是通过各种医疗技术手段来减少腹壁脂肪含量,塑造理想体型。常用的手段有药物减肥、脂肪抽吸术、腹壁成型术等。
二、 腹部塑形
(一) 药物腹部减肥塑形
目前市场上减肥产品品种繁多,但由于利益的驱动,许多产品广告宣传言过其实,夸大效果,有的不仅不科学,没有效果,反而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甚至由于严重不良反应,已经被国家药监局停售的药物还在市场上销售。目前只有一种产品属于药监局通过审批的减肥药物,即奥利司他。下面对常见减肥药物进行简要介绍。
1. 奥利司他腹部减肥
1) 标签:非手术
2) 技术原理:由瑞土罗氏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非减肥药,是一种可以阻止对饮食中脂肪吸收的药物,在我国作为非处方药管理。奥利司他通过抑制脂肪酶,使食物中约30%的脂肪不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减轻体重并有助于维持体重。该药由于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不会影响食欲。
3) 适应人群: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
4) 费用:140-196元/盒
5) 不良反应: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奥利司他的病例报告120余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便秘、腹痛、腹泻、头晕、月经紊乱、皮疹等。2011年3月4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3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关注减肥药奥利司他安全性问题,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了解该品种以及该品种安全性问题,以降低用药风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0年5月警告其存在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的风险。
2. 西布曲明腹部减肥
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食等作用。1997年,西布曲明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当年,雅培公司以西布曲明为主要成分的减肥产品“诺美婷”首先在墨西哥上市,10多年来,同类产品风靡全球。
国外多项研究表明,西布曲明有增加心脏病的风险,美国、澳洲、欧盟等国已陆续废止该药品的许可证,并令制药厂回收。2010年10月,雅培制药同意在美国停售含西布曲明的药品Meridia。 2010年10月30日,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国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已上市销售的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
3. 芬氟拉明腹部减肥
芬氟拉明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FDA认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其后即被广泛用于治疗肥胖等疾病。20世纪80年代该药在国内批准生产,之后二十多年是最常用的减肥药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焦虑症的肥胖者,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使用盐酸芬氟拉明可引起心脏瓣膜损害、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动过速、心慌、胸闷、血尿、皮疹、恶心、头晕等严重不良反应。2009年1月芬氟拉明被我国国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二) 腹部吸脂术
1. 腹部电动负压吸脂术
1) 标签:手术,一至三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腹部吸脂术是目前最常应用且效果可靠的腹部塑形减肥方法,其中电动负压吸脂术创造于20世纪70年代,是较传统的吸脂技术,它是用电动吸引器或专用的负压吸脂机,连接吸脂导管和金属管,通过皮肤小切口将吸脂管插入皮下脂肪层,利用电动负压的吸力,将人体局部堆积的皮下脂肪抽吸到体外,以达到减肥和腹部塑形的目的。电动负压吸脂术操作费时费力,损伤较大,疼痛较明显,吸出的脂肪经过纯化后可以再次利用。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1) 适应人群:腹部脂肪增多或沉积,影响体型曲线者。
2) 禁忌人群
①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②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③ 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④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⑤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4) 费用:暂无
5) 技术方法
① 定位:划定并标记抽吸范围。
② 切开:切口的长度与吸脂管的直径相当,一般0.5-1cm。切口位置可采用阴阜或脐孔周围切口;也可采用脐上两侧切口或脐下两侧切口,脐两侧切口的优点是可同时抽吸腰部脂肪。
③ 麻醉:肿胀麻醉技术是目前吸脂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对吸脂范围较大者,可用椎管内麻醉。对术前恐惧者,可采用全身麻醉。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抽吸局部均应采用肿胀局麻技术。
④ 抽吸:将吸脂管经皮肤切口插入皮下脂肪层,深度在1 - 2cm处,按照标记区域,作拉锯式抽吸,同时开动电动吸引器。如果被吸脂皮肤表面有不平整,需做修整,修整完毕后抽吸结束。脂肪抽吸的一次安全量为2000ml以下。
⑤ 术后处理:抽吸结束后将皮下存留的液体及脂肪颗粒挤出,可放置引流管48-72小时。缝合切口。加盖敷料并加压包扎。
6) 风险和并发症
吸脂术已是国内外常用的减肥塑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很低,尤其严重并发症极少发生。但文献统计仍有死亡病例发生。故即使是再安全的手术也不应掉以轻心。死亡原因:脂肪栓塞综合征占首位,其次为腹壁或内脏穿孔,药源性(麻醉、镇静及其他药物)为第三位。
① 常见并发症
a. 皮肤凹凸不平或不对称 暂时性凹凸不平较常见。经加压塑形半年后会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b. 血清肿 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易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c. 皮肤瘀斑 术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消,一般不需处理。
d. 皮肤坏死 较少见,吸脂损伤浅层脂肪,破坏真皮下血管网或感染所致。出现感染时需尽快就医治疗。
e. 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② 少见并发症
a. 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 是吸脂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缺氧、意识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联症。
b. 腹壁和内脏穿孔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这些是增加穿孔几率的因素。
c. 药物的毒副反应 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剂量或浓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均可发生毒副作用。症状是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谵妄、躁动、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后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7) 恢复时间
① 术后1-2天内伤口内会有渗液,会使敷料湿透,给生活带来不便,需及时更换敷料。
② 术后伤口内会放置引流条,术后48-72小时需到医院复查,拔除引流。
③ 术后1-4天内,活动时都会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不影响生活自理。
④ 术后7天左右需要复诊,拆除切口缝线。
⑤ 术后1-2周内,吸脂部位会有些肿胀、瘀斑。
⑥ 局部加压包扎1-2周。
⑦ 有可能皮肤出现轻度色素沉着,1~2个月后会逐渐消失。
⑧ 为加压塑形,术后需穿戴弹力衣裤3-6个月的时间。
8) 注意事项
①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
②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脂肪抽吸对人体是一种损伤,抽吸量越多,抽吸面积越大,对人体的损伤亦越大。
a.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以下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一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小,可在一级综合医院和门诊部或诊所进行。
b.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吸脂量<2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二级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风险,应在二级综合医院、设有麻醉科及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门诊部,或更高级别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需住院抽吸。
c.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2000ml≤吸脂量<5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三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应在三级整形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进行;需住院抽吸。
2. 腹部超声吸脂术
1) 标签:手术,一至三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超声吸脂术是利用高能低频超声波的物理化学效应选择性地破坏皮下脂肪组织,生成脂肪乳化液后再用负压吸引将其抽出体外的一种吸脂方法。超声吸脂系统的金属探头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探头伸入皮肤内能够将脂肪组织乳化后负压吸出。该技术损伤较小、操作强度低,但是手术时间长、吸脂量小、不能抽吸浅层脂肪,另外可能发生热损伤,抽出的脂肪被破坏不能再利用。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腹部脂肪增多或沉积,影响体型曲线者。
② 禁忌人群
a.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b.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c. 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d.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e.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4) 费用:暂无
5) 技术方法
① 定位:划定并标记抽吸范围。
② 切开:切口的长度与吸脂管的直径相当,一般0.5-1cm。切口位置可采用阴阜或脐孔周围切口;也可采用脐上两侧切口或脐下两侧切口,脐两侧切口的优点是可同时抽吸腰部脂肪。
③ 麻醉:肿胀麻醉技术是目前吸脂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对吸脂范围较大者,可用椎管内麻醉。对术前恐惧者,可采用全身麻醉。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抽吸局部均需采用肿胀局麻技术。
④ 乳化与抽吸:将吸脂探头连接负压装置,经皮肤切口插入皮下脂肪层,切口周围覆盖湿性敷料,深度超过1cm,按照标记区域,持续缓慢往复移动探头。如果被吸脂皮肤表面有不平整,可采用常规电动负压吸脂进行最终塑形。脂肪抽吸的一次安全量为2000ml以下。
⑤ 术后处理:抽吸结束后将皮下存留的液体及脂肪颗粒挤出,可放置引流管48-72小时。缝合切口。加盖敷料并加压包扎。
6) 风险和并发症
① 常见并发症
a. 组织热损伤 是超声吸脂术特有的并发症,这是由于超声探头可能导致切口处和皮下组织的温度升高。
b. 皮肤凹凸不平或不对称 暂时性凹凸不平较常见。经加压塑形半年后会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c. 血清肿 超声吸脂术多见。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易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d. 皮肤瘀斑 术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消,一般不需处理。
e. 皮肤坏死 较少见,吸脂损伤浅层脂肪,破坏真皮下血管网或感染所致。出现感染时需尽快就医治疗。
f. 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② 少见并发症
a. 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 是吸脂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缺氧、意识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联症。
b. 腹壁和内脏穿孔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这些是增加穿孔几率的因素。
c. 药物的毒副反应 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剂量或浓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均可发生毒副作用。症状是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谵妄、躁动、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后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7) 恢复时间
① 术后1-2天内伤口内会有渗液,会使敷料湿透,给生活带来不便,需及时更换敷料。
② 术后伤口内会放置引流条,术后48-72小时需到医院复查,拔除引流。
③ 术后1-4天内,活动时都会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不影响生活自理。
④ 术后7天左右需要复诊,拆除切口缝线。
⑤ 术后1-2周内,吸脂部位会有些肿胀、瘀斑。
⑥ 局部加压包扎1-2周。
⑦ 有可能皮肤出现轻度色素沉着,1~2个月后会逐渐消失。
⑧ 为加压塑形,术后需穿戴弹力衣裤3-6个月的时间。
8) 注意事项
①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
②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脂肪抽吸对人体是一种损伤,抽吸量越多,抽吸面积越大,对人体的损伤亦越大。
a.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以下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一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小,可在一级综合医院和门诊部或诊所进行。
b.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吸脂量<2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二级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风险,应在二级综合医院、设有麻醉科及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门诊部,或更高级别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需住院抽吸。
c.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2000ml≤吸脂量<5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三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应在三级整形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进行;需住院抽吸。
3. 腹部电子吸脂术
1) 标签:手术,一至三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电子吸脂术是利用正负电极所产生的高频电场将体内皮下脂肪破坏、裂解、液化呈乳糜状,同时采用负压将破碎的脂肪混合液抽出体外,以达到塑形目的的一种吸脂方法。电子吸脂术疼痛程度较低,抽出的脂肪被破坏不能再利用。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腹部脂肪增多或沉积,影响体型曲线者。
② 禁忌人群
a.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b.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c. 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d.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e.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4) 费用:暂无
5) 技术方法
① 连接仪器 连接电极针、手柄、主机、压力注射泵及真空泵等。
② 电极针刺入皮下 将真实电极从相对隐蔽处刺入皮下脂肪组织深层,距皮肤1cm。
③ 注入肿胀液或手工注射麻醉 可启动输液泵注入肿胀液,也可手工注射麻醉液。
④ 脂肪乳化和抽吸 轻轻移动电极,脂肪乳化后,较小负压即可吸出,从浅至深逐层抽吸,保留0.5-1cm脂肪组织。
⑤ 如果被吸脂皮肤表面有不平整,可采用常规电动负压吸脂进行最终塑形。脂肪抽吸的一次安全量为2000ml以下。
⑥ 术后处理 术后穿刺孔无需缝合。加盖敷料并加压包扎。
6) 风险和并发症
① 常见并发症
a. 灼伤疼痛 是电子吸脂术特有的并发症,电极离皮肤太近可能导致灼伤疼痛。
b. 皮肤凹凸不平或不对称 暂时性凹凸不平较常见。经加压塑形半年后会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c. 血清肿 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易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d. 皮肤瘀斑 术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消,一般不需处理。
e. 皮肤坏死 是由于吸脂损伤浅层脂肪,破坏真皮下血管网或感染所致。出现感染时需尽快就医治疗。
f. 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② 少见并发症
a. 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 是吸脂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缺氧、意识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联症。
b.腹壁和内脏穿孔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这些是增加穿孔几率的因素。
c. 药物的毒副反应 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剂量或浓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均可发生毒副作用。症状是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谵妄、躁动、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后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7) 恢复时间
① 术后1-4天内,活动时都会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不影响生活自理。
② 术后1-2周内,吸脂部位可能会有些肿胀、瘀斑。
③ 局部加压包扎1-2周。
④ 有可能皮肤出现轻度色素沉着,1~2个月后会逐渐消失。
⑤ 为加压塑形,术后需穿戴弹力衣裤3-6个月的时间。
8) 注意事项
①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
②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脂肪抽吸对人体是一种损伤,抽吸量越多,抽吸面积越大,对人体的损伤亦越大。
a.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以下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一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小,可在一级综合医院和门诊部或诊所进行。
b.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吸脂量<2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二级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风险,应在二级综合医院、设有麻醉科及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门诊部,或更高级别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需住院抽吸。
c.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2000ml≤吸脂量<5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三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应在三级整形医院、三级综合医院或美容医院进行;需住院抽吸。
4. 腹部共振吸脂术
1) 标签:手术,一至三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共振吸脂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脂肪抽吸方法。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气泵使吸管头部产生每分钟600次的往复运动,往复幅度为高频振动可将肿胀麻醉后已肿胀的脂肪组织震碎。5mm的振幅不会切割损伤非脂肪组织,对血管、神经等组织损伤较小。共振吸脂吸出的脂肪被破坏,不可再次利用。超声吸脂和电子吸脂辅助系统虽然注重了低创伤但却存在吸脂量少、吸脂速度太慢等缺陷。传统的负压吸脂术费时费力,医生的劳动强度很大。共振吸脂术具有吸脂速度快、吸脂量大、减轻医生劳动强度等优点。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腹部脂肪增多或沉积,影响体型曲线者。
② 禁忌人群
a.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b.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c. 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d.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e.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4) 费用:暂无
5) 技术方法
① 定位:划定并标记抽吸范围。
② 切开:切口的长度与吸脂管的直径相当,一般0.5-1cm。切口位置可采用阴阜或脐孔周围切口;也可采用脐上两侧切口或脐下两侧切口,脐两侧切口的优点是可同时抽吸腰部脂肪。
③ 麻醉:肿胀麻醉技术是目前吸脂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④ 乳化和抽吸:将吸脂管经皮肤切口插入皮下脂肪层,深度在1 - 2cm处,按照标记区域,利用共振使脂肪破碎和乳化,用较低的负压即可抽吸出来。如果被吸脂皮肤表面有不平整,可采用常规电动负压吸脂术进行修正,修整完毕后抽吸结束。脂肪抽吸的一次安全量为2000ml以下。
⑤ 术后处理:抽吸结束后将皮下存留的液体及脂肪颗粒挤出,放置引流管48-72小时,或可不放置。缝合切口。加盖敷料并加压包扎。
6) 风险和并发症
① 常见并发症
a. 皮肤凹凸不平或不对称 暂时性凹凸不平较常见。经加压塑形半年后会改善。半年后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后二次抽吸。
b. 血清肿 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易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c. 皮肤瘀斑 术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消,一般不需处理。
d. 皮肤坏死 是由于吸脂损伤浅层脂肪,破坏真皮下血管网或感染所致。出现感染时需尽快就医治疗。
e. 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② 少见并发症
a. 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 是吸脂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缺氧、意识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联症。
b. 腹壁和内脏穿孔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这些是增加穿孔几率的因素。
c. 药物的毒副反应 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剂量或浓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均可发生毒副作用。症状是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谵妄、躁动、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后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7) 恢复时间
① 术后1-2天内伤口内会有渗液,会使敷料湿透,给生活带来不便,需及时更换敷料。
② 术后伤口内会放置引流条,术后48-72小时需到医院复查,拔除引流。
③ 术后1-4天内,活动时都会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但一般不影响生活自理。
④ 术后7天左右需要复诊,拆除切口缝线。
⑤ 术后1-2周内,吸脂部位会有些肿胀、瘀斑。
⑥ 局部加压包扎1-2周。
⑦ 有可能皮肤出现轻度色素沉着,1~2个月后会逐渐消失。
⑧ 为加压塑形,术后需穿戴弹力衣裤3-6个月的时间。
8)注意事项
①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
②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脂肪抽吸对人体是一种损伤,抽吸量越多,抽吸面积越大,对人体的损伤亦越大。
a.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以下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一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小,可在一级综合医院和门诊部或诊所进行。
b.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吸脂量<2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二级项目,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风险,应在二级综合医院、设有麻醉科及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门诊部,或更高级别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需住院抽吸。
c.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2000ml≤吸脂量<5000ml的属于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三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应在三级整形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进行;需住院抽吸。
5、腹部激光吸脂术
1. 标签:手术,一至三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激光吸脂术所选用的激光多为1-500mW或5-500mW的低能量激光,激光吸脂术分为体外激光吸脂术和体内激光吸脂术,体外激光吸脂术照射激光时不用在皮肤做切口,体内激光吸脂术照射激光前需在皮肤做一小切口,插入激光光纤导管,光纤导管前端就是激光的释放部位。激光对组织可产生热、光、化学效应及生物刺激作用,激光吸脂时激光治疗仪释放激光能量,通过激光的热效应选择性融化脂肪细胞的细胞膜,从而造成脂肪破裂液化,脂肪细胞数量减少,融化脂肪面积较小的部位可以用挤压或注射器抽吸的方式排出融化脂肪,而大量液化的脂肪则需通过激光特制的探针负压抽吸出。另外,激光吸脂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以刺激皮肤的胶原蛋白增生,使消除脂肪后的皮肤变得紧实有曲线。目前临床常见的用于吸脂的激光有HeNe(氦氖激光)和1064nm波长的Nd:YAG激光。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1) 适应人群:腹部脂肪增多或沉积,影响体型曲线者。
2) 禁忌人群
①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②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③ 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④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⑤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4. 费用:4000-50000元
5. 技术方法
1) 在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局部肿胀麻醉。
2) 在吸脂部位皮肤表面做一2-3mm切口,若采用体外激光吸脂术,激光发射器与吸脂部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约10-16cm)后即可进行照射,时间为5-10分钟;若采用体内激光吸脂术,将激光的光纤插入皮下脂肪层,缓慢在术区移动,当总能量达到预定数值后,结束吸脂过程。
3) 激光吸脂结束后,如吸脂面积较小,被破坏的脂肪细胞数量少(低于500ml),则适当挤压切口或用注射器将融化脂肪吸出即可;而溶解脂肪数量较多(大于500ml)时,将直径约3mm、长约10-15cm的负压吸引针头从切口置入,吸出破坏的脂肪。
4) 治疗结束后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吸脂部位。
6. 风险和并发症
激光吸脂是比较先进的吸脂技术,在国内外临床应用中相对较少,虽然其并发症较其他常规吸脂术较少,但仍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激光吸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
1) 常见并发症
① 皮肤烧伤 机器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皮肤表面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皮肤烧伤,受术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疼痛异常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② 疼痛 激光吸脂过程中受术者治疗部位会有轻微疼痛,但多能忍受。
③ 血清肿 在皮下较大的腔隙内充满了不凝的血清样液体,可能会形成慢性血清肿。小的血清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肿要就医处理,需用注射器抽吸或切开放出加压包扎。
④ 皮肤瘀斑 多于治疗结束后24小时内出现,1-2周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处理。
⑤ 其他常见并发症 如皮肤麻木或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多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至半年内自行消失。
2) 少见并发症
① 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综合征 是吸脂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症状为缺氧、意识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联症。
② 腹壁和内脏穿孔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这些是增加穿孔几率的因素。
③ 药物的毒副反应 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剂量或浓度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均可发生毒副作用。症状是出现头痛、口舌麻木、耳鸣、谵妄、躁动、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术后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
7. 恢复时间
激光吸脂结束后要加压包扎5-7天,常规消炎治疗5天,5-7天左右即可拆除缝线,腰、腹、大腿等部位更换弹性紧身衣1-3个月,以帮助塑形。
8. 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
①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目前激光吸脂在我国国内应用相对较少,求美者术前一定先咨询相关医生。
② 术前应告知医师有无疝气、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及腹部吸脂史。
③ 术前2周不服用抗凝血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吸烟者需戒烟。
④ 女性受术者应避开经期手术,且术前应禁用避孕药。
2) 术后护理
①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不要挠抓、碰撞治疗区皮肤。
② 术后当日外敷料可能被渗透,会阴部也可能出现水肿,但多属正常现象,一般可自行恢复。
③ 治疗期间选择高蛋白质、低糖、低脂饮食,以促进术后身体康复。
④ 术后无需长期卧床休息,但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活动以帮助塑形。
⑤ 激光吸脂结束后要加压包扎5-7天,拆除缝线后更换弹性紧身衣1-3个月。
(三) 腹部水动力吸脂术
1. 标签:手术,一至三级手术
2. 技术原理
“水动力吸脂”的全称是Body-Jet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也俗称“360°螺旋式水刀减肥”,是公司德国HumanMed公司的专利系统。水动力吸脂系统的应用技术是最新一代的吸脂技术,被称为2009年全球十大美容整形技术,在欧洲和北美地区,这套吸脂技术的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呈现出对传统吸脂技术的替代性,各国美容协会纷纷将“水动力吸脂减肥”作为吸脂美容的推荐项目。从2010年开始,我国医疗美容机构也开始引入水动力吸脂系统和技术。
水动力吸脂的核心技术是用螺旋式水刀,通过加压水流精确作用于目标组织,有选择性地分离脂肪细胞。对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较传统吸脂术要小得多,该技术显示出治疗快速、效果明显、风险降低的优势。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腹部脂肪增多或沉积,影响体型曲线者。
② 禁忌人群
a.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b.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c. 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d.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e.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4. 费用:5000元左右/部位
(四) 腹壁成形术
1. 标签:手术,四级手术
2. 简介
腹壁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的方式解决腹壁皮肤松垂和脂肪堆积问题,是一项开展较早的去脂塑形手术,该手术相较其他腹部塑形技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是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中的四级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大,应在三级整形医院或三级综合医院的整形外科进行。
3. 适应人群和禁忌人群
① 适应人群
a. 腹部局部肥胖伴有皮肤中、重度以上松弛,甚至形成裙样腹者。
b. 伴有局限性瘢痕的腹部肥胖者。
c. 可与外科其它手术尤其是妇科手术结合同时切除多余的皮肤和脂肪紧缩腹壁。
② 禁忌人群
a. 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
b. 长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皮质类激素等药物者;
c. 腹部皮肤有感染灶者;
d. 有心理障碍、期望值过高以及对自身形体要求过于苛刻者;
e. 病态性肥胖者在原发病治愈或控制后方可视情况和医生讨论可否手术。
4. 费用:暂无
5. 技术方法
① 划线标记:估计切除皮肤组织量,设计移位脐的位置。
② 麻醉:膜外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小面积皮肤脂肪切除也可采用肿胀麻醉。
③ 切开剥离:多采用W形切口,按画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皮肤瓣。切除多余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在脐部做环形切口,游离脐孔和脐茎。
④ 加强腹壁:在腹壁两侧将松弛的腹壁加强缝合。
⑤ 重建脐:将移位的脐缝合固定,形成新的脐。
⑥ 缝合切口。
⑦ 加压包扎,酌情放置引流。
⑧ 可酌定确定是否辅以脂肪抽吸术。
6. 风险和并发症
① 血肿 血肿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重要原因。
② 感染 脂肪组织在术后易发生感染,如发生感染,需尽快处理。
③ 皮瓣坏死 如发生皮瓣坏死,往往需切除并植皮修复。
④ 血栓性静脉炎及肺栓塞 是该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有心脏及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避免做这种手术;妇女受术者,在术前和术后均应禁用避孕药。
⑤ 瘢痕 可能产生增生性瘢痕,多数半年时间可减轻,待伤口愈合后局部注射治疗,可防止其发生,必要时可再实施瘢痕矫正术。
⑥ 皮肤感觉异常 术后可能出现腹部皮肤知觉迟钝麻木感,一般可在半年左右恢复正常。
7. 恢复时间
术后7-14天要到医院复诊,拆除切口缝线;拆线前需敷料包扎,拆线后用弹力衣裤代替敷料。需要2-4周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大约需要几周到几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8. 注意事项
① 腹壁成形术是医疗美容手术中创伤较大的手术,一定要选择具备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
② 术前和术后均需戒烟至少2周。
③ 妇女受术者,在术前和术后均应禁用避孕药。
④ 如有感染或感冒,需延期手术,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三、 术后资料
(二) 关联项目
体型美的基本条件是人体比例美。腰、腹和四肢的比例协调尤为重要。若这些部位存在脂肪堆积,可逐渐进行大腿吸脂术、小腿吸脂术、上臂吸脂术等,尤其腰部吸脂术可和腹部吸脂术同一切口同时进行。